強觀察|又“陽”了怎么辦?會不會出現規模性疫情?專家回應
最近一段時間,社交媒體上,有網友反映自己又“陽”了;有網友表示“我之前都沒感染過,沒想到現在還是‘陽’了”;還有網友曬出了自己“兩道杠”的抗原檢測結果。
為何在這個時間點,新冠疫情出現波動?人民網“強觀察”欄目進行了采訪。
“多種因素疊加導致目前新冠患者有所增加。”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胸科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任葉寰表示,天氣轉暖,又逢五一假期,人們的社交活動頻繁,聚集場景變多,增加了感染概率。此外,研究數據顯示,當前流行的XBB系列變異株與早期流行的奧密克戎變異株相比,其傳播力和免疫逃逸能力都要強,但致病力沒有明顯變化。另外,距離部分人早期感染新冠的時間,已經過了大概六個月,抗體可能有所衰減,導致“二陽”的可能性增加。
國家衛健委數據顯示,在本土病例中,XBB系列變異株占比由2月的0.2%增加到5月上旬的83.6%,BA.5.2、BF.7和BA.2系列變異株合計占比約16.4%。
“二陽”比起首次感染,癥狀上會有區別嗎?
據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貴強介紹,新冠病毒感染不論是初次感染還是二次感染,臨床表現都是類似的,就是病毒感染。但是感染后,病情的輕重影響因素很多,包括病毒感染的量、基礎的免疫狀態、既往疫苗接種情況等,所以每個人感受可能不一樣。從整體上看,再次感染或者二次感染的人群,不論是原來的奧密克戎毒株的BF.7還是BA.4.5,還是現在的XBB,癥狀都要輕。如病程更短、發熱時間更短、發熱度數更低。
那么,為何很多前期沒有感染新冠的人,現在會“中招”了呢?
“很多早期沒‘陽’的人并不一定是真正免疫病毒的‘天選之子’,而是因為前期他的防護工作做得比較到位,而且當時很多單位采取居家辦公的工作方式,與他人接觸的機會相對較少。”葉寰表示,如今聚集場景增多,并且大家對于新冠的防護相對減少,一旦周圍有人感染新冠,那么這些之前沒“陽”過的人,就容易“中招”了。
當前個人應該如何做好防護,盡量避免感染?
中國疾控中心傳防處研究員王麗萍近日在國家衛健委組織的專家解讀中介紹,進入“乙類乙管”后,我國防控的目標是保健康、防重癥,所以對于有重癥高風險人群,如老年人,尤其是80歲以上的老人、嚴重基礎性疾病患者,要做好個人的防護,避免去人多聚集的場所,平時注意手衛生,去人多封閉的環境,注意戴好口罩等。
“絕大多數新冠病毒都是可以自限痊愈的。”葉寰提醒,對于已經出現呼吸道癥狀或新冠陽性的人來說,無論是初次感染還是“二陽”,應及時居家休息,盡快恢復健康的同時,也避免造成群體傳播。多補充水分,能夠有效緩解“刀片嗓”等癥狀,如遇發燒,則可以根據說明服用退熱藥。但不建議盲目使用抗病毒藥物。“抗病毒的藥物,一般是針對有惡化成危重病人的高風險人群,比如高齡、有免疫缺陷的人群,這類人群一旦感染新冠,出現臨床癥狀時,遵從醫囑及時使用抗病毒藥品效果是較好的。”
有網友擔心,這些零星的病例,短期內會不會導致規模性疫情的出現?
“總體來看,我們研判認為,短期內不會出現規模性疫情,也不會對當地正常醫療秩序和社會運轉造成明顯沖擊。”王麗萍表示,全國的傳染病網絡直報系統監測顯示,今年4月下旬以來,全國報告確診病例數呈現上升趨勢,尤其是“五一”假期后上升趨勢較快。最近一周,全國報告的確診病例數上升勢頭有所減緩。發熱門診監測數據顯示,4月下旬以來,尤其是5月份,全國發熱門診就診的患者數量有所增加,新冠陽性檢出率維持在7%左右。預計接下來一段時間,全國疫情還會呈現緩慢上升的趨勢,不排除一些地區疫情會有所增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