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國經濟觀察”系列報道
強觀察|開好局起好步,明年經濟工作這樣干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舉行,總結2022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部署2023年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
“這次會議,為明年的經濟工作作出了精準務實的指南,非常有利于鼓舞士氣,提振市場信心。”國家統計局原總經濟師姚景源向人民網“強觀察”欄目表示,能否做好明年的經濟工作,關系到“開好局、起好步”。在這個關鍵時期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意義重大。
明年經濟工作千頭萬緒 提振發展信心是關鍵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于當前經濟形勢作出了判斷。會議指出,當前我國經濟恢復的基礎尚不牢固,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仍然較大,外部環境動蕩不安,給我國經濟帶來的影響加深。
“今年以來,我國經濟運行面臨三重壓力,從供給關系看,面臨需求不足的問題,總量失衡矛盾突出。我國實施了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各項政策效果持續顯現。”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俊偉表示,本次會議繼續強調“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充分表明中央已經把恢復經濟供給總量平衡問題視作當前經濟運行的主要矛盾之一。可以預計,中央將以更大的力度來推動實現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
會議指出,明年經濟工作千頭萬緒,要從戰略全局出發,從改善社會心理預期、提振發展信心入手。強調“針對社會上對我們是否堅持‘兩個毫不動搖’的不正確議論,必須亮明態度,毫不含糊。”“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要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提升貿易投資合作質量和水平。”……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整個內外環境的分析以及一系列的部署安排,都在向全社會釋放非常重要的提振信心信號,讓大家對明年中國經濟的增長、對中國經濟將會取得的成就有一個好的預期。”姚景源表示。
會議部署明年五大任務 擴大內需居首位
針對明年經濟工作,會議部署了著力擴大國內需求、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切實落實“兩個毫不動搖”、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經濟金融風險等五項具體任務。
“著力擴大國內需求”是五項任務中的首位,重要意義不言而喻。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也印發了《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
張俊偉認為,隨著疫情防控的優化調整,明年恢復國內需求的政策選項將會大量增加,至少將包括鼓勵深受疫情沖擊的行業加快恢復、鼓勵居民消費升級和大件消費、擴大政府投資,提高財政支出拉動效果、改善投資環境,鼓勵民間投資的政策等多個方面。
關于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本次會議不僅圍繞產業鏈供應安全、能源安全、糧食安全提出具體要求,還提出“支持平臺企業在引領發展、創造就業、國際競爭中大顯身手。”
“這將有利于優化平臺企業的政策環境,提高平臺企業發展的支持力度,平臺企業將迎來新的發展。”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盤和林說。
會議要求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要落實好外資企業國民待遇”“要為外商來華從事貿易投資洽談提供最大程度的便利,推動外資標志性項目落地建設”。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此次會議關于吸引外資的部署,傳遞出我國大門不會關閉的信號,我國開放的腳步將越來越快。
另外,在“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經濟金融風險”任務中提出“推動房地產業向新發展模式平穩過渡”。梳理發現,針對房地產業,2021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探索新的發展模式”,今年則提出“推動房地產業向新發展模式平穩過渡”。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表示,強調平穩過渡是因為這一轉變是放眼于長期要實現的目標,不能畢其功于一役,如果過于激進,反而會造成潛在風險的爆發。
五大政策協調發力 穩字當頭穩中求進
明年,中國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就財政、貨幣、產業、科技、社會等五大政策提出要求。并要求“加強各類政策協調配合,形成共促高質量發展合力”。
產業政策要發展和安全并舉,科技政策則要聚焦自立自強。
“科技政策旨在解決‘卡脖子’問題、提升科技自主能力、確保科技自立自強;產業政策主要是為了推動產業優化升級、保持國內產業穩健可靠循環。”張俊偉說。
社會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線。
“本次會議圍繞就業、物價、養老、醫療等方面進行了針對性部署。這有助于減緩快速變動、外部沖擊帶來的負面影響,保持社會經濟發展的穩定。”張俊偉分析。
關于財政貨幣政策,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穩健的貨幣政策要精準有力。
“積極的財政政策、穩健的貨幣政策是近年來我國一以貫之的要求,但是今年在這之上分別加了‘加力提效’與‘精準有力’兩個新要求。”姚景源表示,以財政政策“加力提效”來說,明年的財政政策應該會有更大的力度。例如,在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前提下提高財政赤字率,以及地方政府專項債繼續保持或擴大一定的規模。
“貨幣政策將進一步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精準性和有效性。”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認為,“精準”意味著突出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作用,加大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定向輸血”。“有力”代表著應適時降低存款準備金率,為金融機構提供長期穩定的低成本資金,繼續向市場發出穩增長、擴內需的明確信號。
“當然,貨幣政策不是萬能的。”董希淼進一步表示,正如會議所要求的,實現貨幣、財政和產業等政策協同發力、綜合施策,大力提振市場信心,激發有效融資需求,共同面對當前的多重挑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